“饶阳‘大棚银行’助力设施蔬菜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助农脱贫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新模式。河北省饶阳县在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过程中,创新性地推出了“大棚银行”这一扶贫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还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设施蔬菜年产值突破4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
“大棚银行”是饶阳县为解决农民种植设施蔬菜资金难题而设立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金融机构、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资源,为农民提供大棚建设、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支持。具体来说,农民可以通过“大棚银行”获得大棚建设贷款,并在贷款期限内享受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同时,金融机构对大棚蔬菜的销售收入进行抵押,确保贷款安全。
在“大棚银行”的助力下,饶阳县设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3年,饶阳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8万亩。设施蔬菜品种丰富,包括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满足了市场需求。此外,饶阳县还积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使设施蔬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饶阳县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据统计,2023年,饶阳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设施蔬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50%。许多农民通过种植设施蔬菜实现了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棚银行”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近年来,河北省 *** 多次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饶阳县“大棚银行”模式,为其他地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这一模式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多家银行纷纷与饶阳县 *** 、农业合作社等合作,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助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当然,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气候变化、病虫害等。为此,饶阳县 *** 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植设施蔬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蔬菜品质和抗风险能力。
总之,饶阳县“大棚银行”助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饶阳县将继续发挥“大棚银行”的优势,推动设施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更多农民脱贫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