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创新推行“双保险”机制,自然灾害险覆盖百万亩耕地,筑牢农业发展坚实防线

衡水新闻网 阅读:5 2025-07-16 23:37:29 评论:0

近年来,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挑战,我国各地纷纷探索农业保险的新模式,以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在河北省枣强县,一项名为“双保险”的农业保险机制应运而生,为百万亩耕地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为农业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

“双保险”机制,顾名思义,就是将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结合,形成双重保障。具体来说,就是将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到自然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等多个方面,同时,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加大,降低农民投保门槛,确保农民在遭受灾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据了解,枣强县“双保险”机制的实施,覆盖了全县百万亩耕地,涉及玉米、小麦、棉花、蔬菜等多个农作物。在实施过程中,枣强县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优化保险产品设计,提高保险理赔效率,确保农民在遭受灾害时能够得到及时赔付。

“以前,我们种植农作物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损失就很大。现在有了‘双保险’机制,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枣强县某种植大户表示,自从“双保险”机制实施以来,他的种植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

“双保险”机制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据统计,自“双保险”机制实施以来,枣强县农业保险赔付金额逐年增长,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此外,枣强县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保险”模式,通过线上投保、理赔,提高保险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率。同时,加强与农业科技、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双保险”机制的实施过程中,枣强县还注重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农民了解农业保险政策,掌握保险理赔流程,确保农民在遭受灾害时能够及时获得赔付。

总之,枣强县“双保险”机制的实施,为百万亩耕地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在今后的发展中,枣强县将继续深化农业保险改革,创新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