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铜胎画珐琅食器惊艳亮相国宴,非遗技艺演绎餐桌上的艺术品

衡水新闻网 阅读:5 2025-07-20 09:37:36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近日,一项古老的技艺——景县铜胎画珐琅,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国宴上惊艳亮相,为餐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景县铜胎画珐琅,又称景县珐琅,是一种以铜为胎,以珐琅为釉,经过烧制、磨光等工艺制成的工艺品。这项技艺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景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自古以来就是铜胎画珐琅的重要产地。这里的工匠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珐琅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次国宴上展出的景县铜胎画珐琅食器,由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心打造。这些食器造型典雅、色泽鲜艳,图案精美,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也有现代的创新元素。在灯光的照耀下,珐琅釉面呈现出独特的金属光泽,让人目不暇接。

铜胎画珐琅食器之所以能够在国宴上大放异彩,离不开景县工匠们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他们秉持着“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理念,将传统的珐琅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得这些食器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 *** 过程中,工匠们首先要选用优质的铜材料,经过多次打磨、抛光,使铜胎表面光滑如镜。然后,将精心调配的珐琅釉料涂抹在铜胎上,再经过高温烧制,使釉料与铜胎紧密结合。最后,工匠们再对食器进行精细的打磨、抛光,使图案更加清晰、生动。

这些铜胎画珐琅食器不仅展现了景县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更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宴上,这些食器成为了餐桌上的艺术品,吸引了众多宾客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景县铜胎画珐琅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技艺,当地 ***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景县铜胎画珐琅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技艺。

总之,景县铜胎画珐琅食器在国宴上的惊艳亮相,不仅展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古老的技艺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