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投产,日供蔬果超500吨,助力京津冀绿色发展

衡水新闻网 阅读:4 2025-09-21 07:37:32 评论:0
衡水·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投产,日供蔬果超500吨,助力京津冀绿色发展

近日,位于河北省衡水的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式投产,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致力于打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每日可供应蔬果超过500吨,为当地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吸引了众多农业科技企业和人才入驻。示范区以“科技兴农、绿色环保、产业融合”为发展理念,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智能化。

在示范区,智能温室、高效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温室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实现全年恒温、恒湿、恒光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则有效降低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绿色防控技术则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了解,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现有蔬菜、水果、粮食等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水果种植面积800亩。示范区内种植的蔬果品种丰富,包括西红柿、黄瓜、草莓、葡萄等,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据统计,示范区每日可供应蔬果超过500吨,有效缓解了京津冀地区蔬菜供应紧张的问题。

作为雄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成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优化京津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其次,示范区的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最后,示范区的成功运营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助于推动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采用循环农业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此外,示范区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助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总之,衡水·雄安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投产,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在今后的发展中,示范区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