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县蔬菜大棚变身劳动课堂,万名学生承包“责任田”,年产蔬菜60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教育领域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成为一大亮点。在河北省饶阳县,一项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地蔬菜大棚变身劳动课堂,万名学生承包“责任田”,年产蔬菜60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饶阳县地处冀中平原,农业资源丰富。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地 *** 积极推动学校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将蔬菜大棚打造成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在这个特殊的“责任田”里,万名学生化身“小农夫”,亲身参与蔬菜种植、管理、收获等全过程。
在劳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蔬菜种植的基本技能,还体验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他们从播种、施肥、浇水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饶阳县某中学的学生小王表示:“以前总觉得农民伯伯很辛苦,现在亲自体验了,才知道他们的不易。这次劳动教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
据了解,饶阳县的“责任田”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种植蔬菜60吨,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学生们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了环保意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饶阳县教育部门还邀请农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农业科技园区,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饶阳县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活动。学生们通过调研、讨论,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这种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饶阳县的“责任田”项目并非孤例。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类似的劳动教育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乡村振兴。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饶阳县蔬菜大棚变身劳动课堂,万名学生承包“责任田”的做法,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地方借鉴这种模式,让劳动教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